導演想要表達的,毋寧是族群裂痕猶存的台灣社會欲突破困境所需要的一點人性努力,那就是: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。尤其是當選舉逼近,政客與媒體為了選票,不惜操弄「榮民」與「農民」兩個本質同為弱勢族群對立的此時,此種情操彌足珍貴。
「其實大家都很可憐,嘸人卡好命,大家都足歹命的……,生活在台灣,或多或少,就是我們講的M型社會,九○%的人都是在M的另外一邊。」黃建亮說:「可能為了選舉上比較『容易』,所以他們去操作一些我認為很cheap(廉價)的事情,這樣是非常不好的。」
《燃燒吧!歐吉桑》描述一群喜愛「生存遊戲」的年輕人,闖入一處即將拆除的廢棄眷村做為巷戰練習場地,不料卻驚擾到村子裡幾個還不願搬走的「釘子戶」,老人們眼見自己死守幾十年的家園被人用漆彈打得面目全非,連蔣公銅像也變成大花臉,覺得孰不可忍,於是展開「反攻大業」,組成槍隊予以還擊。
片中刻意呈現這些眷村「老杯杯」與外在社會的格格不入,他們連高鐵都不會搭,祇知道「中正步槍」、沒聽過AK-47(聽成「一顆死棋」);經歷過八二三炮戰真實戰役的他們,聽說年輕人玩的虛擬戰爭叫作「生存遊戲」時,一名「杯杯」忍不住問:「生存,也可以遊戲嗎?」
許多的爆點與笑點就來自於這些「反差」--本省與外省、年輕人與老年人、竹籬笆與外在的世界、回憶與現實,藉由一場「偽戰爭」的高潮迭起而獲得和解。結局是老杯杯打贏了小夥子,但也搬出了竹籬笆。畫面最後出現台北一○一,導演說:「我們在製造一個『雙重和解』,年輕人跟老人和解,竹籬笆裡的人和這個社會和解。」
黃建亮曾經從事過平面攝影,拍過二十多部電視紀錄片,最近一部是為Discovery頻道拍的《台灣無比精采:走進總統府》,《燃》片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。
黃建亮說,拍紀錄片的工作經驗,養成他習慣用別人(紀錄片主角)的角度為核心去思考事情;同時他的工作讓他有機會深入台灣各個角落,他覺得像眷村這樣的空間實在太可愛了,「一個人住在一個房子五、六十年,他有很多生命的痕跡其實是留在那個空間裡面。」他說:「他整個生命史都在那個牆上。」...(未完)
完整內容請見:http://www.new7.com.tw/NewsView.aspx?t=07&i=TXT20111109143349TS3
留言列表